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动态
新华网专题报道:浙江宁波打造海外人才“引留用育”新高地
2022.04.08

赛创未来的“精准引才”模式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获关注

 

近年来,浙江宁波持续将全球人才视作本地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也凭借城市高质量发展,成为海外人才流入国内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从“3315系列计划”“泛3315计划”“甬江引才工程”等人才政策到“海燕集结”等“招才引才”活动,宁波牢牢把握“海外人才回流”机遇,不断夯实创业基础,优化创业条件,完善人才生态链,打造海外人才“引育用留”新高地。

 

如今,一批专家型人才正在这里开展专业技术研究,突破技术瓶颈,帮助宁波产业技术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跨越式发展,树立高端智力加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宁波模板。

 

2021年宁波人才生态跻身全国第一梯队   

宁波是中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中心城市,正着力培育“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甬江科创大走廊、前湾新区等重大平台,深入实施“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一系列重大战略带动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为来甬人才提供施展拳脚的机遇和舞台。

 

在《2021中国城市人才生态指数报告》中,宁波人才生态在全国各大城市中跻身第一梯队,排名第6,在生活生态和经济生态领域领先优势突出。据2021宁波人才日新闻发布会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度,宁波新纳入顶尖人才支持4人、累计支持8人,入选省“鲲鹏行动”2人;新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领军人才建议入选数均创历年最高,其中国家级人才培养工程数居全省第1;入选年度国家“杰青”、省特级专家、省两创团队数,均居全省首位;市级人才计划吸引包括143名国家级领军人才在内的1923个高端人才项目申报,增长27.9%;新建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14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35家,数量均居全省首位;新引进海外留学生同比增长24.7%。

 

亮眼的数据背后是一揽子“惠才”、“利才”政策夯实的人才生态:2018年,宁波市发布“1+X”人才生态建设系列举措。其中,“1”指的是开放揽才产业聚智若干意见;“X”则包括引进顶尖人才、打造青年友好城、保障人才安居、优化专家服务等实施办法,为各类人才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2019年,宁波12条移民与出入境便利政策出台,明确规定,对外籍高层次人才、有重大突出贡献以及国家特别需要的外国人才等,宁波将为其提供申请办理在华永久居留便利的服务。

 

除了给予“引才”企业和专项人才政府补助,宁波也正着力打造适合海内外人才竞相生长的“热带雨林”,不仅关注人才和城市的生态关系,也关心职称评定、绩效工资、因公出国、人才金融、人才安居、医疗保障等事关人才成长发展的“关键小事”。

 

借力市场化服务平台,探索“引智”市场化道路

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是科技工业创新的重要发源地,是社会经济韧性的重要基础,宁波非常重视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培育工程,已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2家。

 

为突破前端产业顶尖人才匮乏、存量科研人才产业化转型、技术成果与国际品牌同步竞争等问题,宁波市政府相关部门通过不同的市场化服务平台,实现国外人才的精准对接。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企业发挥主体作用,行业主管部门发挥渠道和资源优势,走出一条精准“引智”的市场化道路。据统计,2021年宁波市新增省级众创空间9家,累计40家,新增国家级孵化器1家,累计13家,除政府引导,相关组织也亮出自己的海外引才高招,在为区域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促进海外人才“引育用留”方面发挥自身作用。

 

比如,由宁波市委人才办和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主办、宁波市创新创业管理服务中心和浙江赛创未来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宁波全球新材料行业大赛”就是由政企联办,合力为宁波新兴产业增长提供新动能的成功案例。作为宁波市级科创大赛、宁波国家高新区在垂直行业招才引智的科创平台,大赛至今已成功举办8届,瞄准宁波“246”万千亿级产业建设集群,累计吸引超过3000个项目报名参赛,推动50多个高科技人才项目落户宁波高新区,并有一批大赛优质项目成功申报入围省、市、区重点引才工程人才计划。

 

第八届全球新材料行业大赛,宁波市创新创业管理服务中心走访调研优秀企业

 

政府为符合市级引才工程要求的大赛优质项目提供最高达4000万元的政策资助、企业落户房租减免、贷款贴息等政策扶植,市场化平台则以“以赛引才、资本助力、深度孵化、落地服务、产融赋能”为宗旨开展包括创业指导、企业融资等方面服务,帮助项目从实验室走向车间,为一大批科技领军企业开辟创新“新赛道”,引导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从“0”到“1”的突破。

 

例如第四届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宁波聚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少有的研发、生产LCP聚合和改性材料、LCP纤维和LCP薄膜的新材料企业,目前已在高新区、北仑、镇海分别落地了各段工艺的生产工厂,其在建工程镇海二期项目,建成后将形成300万平方米/年LCP薄膜、3000吨/年LCP纤维、500万平方米/年LCP纤维布的超级产能,据浙江省产业部门测算,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顶级LCP新材料工厂。落户宁波5年间,聚嘉累计获得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政策补贴已超2000万元,高新区给予千万级人才补助,北仑区给予多个一事一议的个性化政策,政策扶植力度在全国居前。

 

除了搭建全球化平台,扩大引才端口,宁波还不断加码开放式创新服务、完善资源配套,为创业梦想保驾护航。从2015年至今,由宁波创业创新学院组织承办的宁波市高层次人才培训班(原宁波市“3315系列计划”人才培训班)累计为宁波市数百位各行各业的“3315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创业创新团队带头人提供培训。培训班邀请国内外一线经济学家、企业家和知名创业者担任导师,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针对性的创业辅导,帮助创业者实现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的蝶变。

 

全球化视野,实现“引智”精准对接

为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宁波的创服企业也纷纷走出去,在需求点设立分公司,到“人才源”设立“引智点”,比如赛创未来就是其中的代表企业。该公司在全球十个科创高地城市建立全球路演中心,在硅谷、布达佩斯和东京派驻专业团队,并通过这些离岸平台直接对接海外人才。通过这一渠道,机器人制造企业引进了日本资深工程师,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牵手德国机械制造专家,电子信息企业找到了硅谷的IT精英……有意向到中国创业的海外精英也可精准找到合适自己的“创业土壤”。

 

依托中国—中东欧经贸合作示范区优势,赛创未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设立了中东欧创新孵化中心。该中心以中东欧为核心,链接全欧洲,建设集引才引智、创业孵化、培育服务、技术与产业转移、落地保障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化综合性创业服务平台和离岸孵化中心,为宁波企业深耕中东欧提供帮助。2021年,中心引进的5个中东欧国家高科技产业化项目与中东欧国际合作产业园成功签订落地框架协议。 

 

中国-中东欧国家产业合作对接会上,由宁波中东欧创新基地引进的5个项目签约落户中东欧国际产业合作园

 

同时,大数据技术也被应用于市场化服务平台和人才的评价筛选工作,成为“识才的慧眼”,比如“海高人才”创业服务大数据平台“海创谷”,这个“超级大脑”里储备了近350000个来自海内外的优质创业创新项目,超过1000个正在孵化的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超过500个上市企业技术需求及数百个地方政府创业扶植项目,也集结了3000余名一线投资人,200多位经验丰富的创业导师,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匹配等方式,可一站式解决猎寻人才、项目匹配、科技成果转移、融资对接、政策咨询等问题。

 

从基于地方产业特色到源头引进人才,再依托人才政策、风险投资等科创资源推动初创项目发展、加强落户企业粘性,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正为“引得进、引得准、扎得牢、成得快”这一引才理念投上信任票。目前,赛创未来已经将招才引智的“浙江模式”成功推广到山东青岛、安徽合肥、江苏南通、湖北武汉、福建晋江、河北衡水等国内城市,为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

 

余姚经济开发区招商人员调研优秀项目

 

术业有专攻,助“科学家”向“企业家”转型

科技创新如同“植树造林”,创新选种、育苗、栽培、移植、成长都很重要,而“栽培”“移植”是决定科技创新从实验室走向车间的关键环节,需要经过专业筛选、借助成熟的资本引才机制和尽调分析、再加以专业的深度孵化和科技服务,不仅要保障“苗选得好”,还要保障“存活率高”,而这些环节就需要市场化运作平台的辅助。

 

赛创未来董事长金晖拥有十余年风险投资经历,接触过很多“双创人才”,公司也陆续孵化培育了三百多个科创项目,其中90%是科学家创业。“很多科学家有很强的科研能力,但是缺乏资金,也不了解市场,常常会遇到科研成果难转化的瓶颈”金晖说,“但这些恰恰是市场化平台的优势,我们有资本,也可以找到风投资金,还了解本地企业家需求,又有多年培育企业的经验。”科学家们用心研发产品,突破技术难题,市场化平台做好服务,术业有专攻,这正是提升“存活率”的保障。

 

比如由赛创未来引进并落户在浙江省余姚市经济开发区的芯片设计商“基合半导体”,就是海归青年创业项目。基合半导体专注于智能触控芯片、光学对焦驱动芯片设计,产品应用于手机、可穿戴、柔性屏等市场。成立以来,公司连续三年营收增长超过100%,成功占据手机端“自容触控芯片”细分市场超50%的市场份额,并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领军型创业团队和宁波“3315资本引才”计划。

 

在赛创未来孵化创新企业名单上,还有卢米蓝、能之光、尚闻科技、讯强电子、蓝箭航天、探维科技、一流科技等高科技、高人才、高成长的细分领域“准独角兽”项目。

 

根据3月初公布的《2021浙江科技成果转化指数》,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宁波科技成果转化指数位居全省第二。按计划,未来宁波将深入推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搭平台、建机构、聚人才、育生态,全面推进科技成果供需对接,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难题,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这也意味着还有更多像赛创未来这样的平台加入到“引育用留”之中,宁波孵化培育“双创”项目的土壤将更加肥沃。